职工转岗就业打造森林旅游经济产业链 绿色转型见成效

[叶明子] 时间:2025-04-05 06:21:52 来源:不主故常网 作者:吹牛老爹 点击:16次

去年,浙江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可日处理150吨餐厨垃圾、20吨地沟油及50吨粪便,锦江环境生态静脉产业园模式由此开启了新的征程。

严格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全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8.6万件,罚款数额152.8亿元,同比增长32%。(五)推进生态环境督察执法。

职工转岗就业打造森林旅游经济产业链 绿色转型见成效

推进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改革。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下降10.8%,扭转了2015年以来连续恶化的趋势。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指标、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防控。推进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和落地。11个沿海省份编制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指标同比向好。推进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1586个水源地625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等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

研究探索规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担保。按照质量终身责任追究要求,强化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住建部网站10日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严禁在市政排水管网上私搭乱接,杜绝工业企业通过雨水口、雨水管网违法排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排水(城管)、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溯源追查和执法,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应当按规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法建立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管网信息化、账册化管理。

职工转岗就业打造森林旅游经济产业链 绿色转型见成效

要强化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资金保障,确保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企业排污许可内容、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的位置、排水方式、主要排放污染物类型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单位和相关部门监督。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和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生活污水直排等热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口少、相对分散或市政管网未覆盖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

在分析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现状基础上,统筹协调,谋划长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性,压茬推进。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发展改革部门要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实施指导。以下均需城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明确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建设路由、用地和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加快设施建设,消除管网空白区。

(上述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参与,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统筹使用污水处理费与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提供服务单位支付服务费,充分保障管网等收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

职工转岗就业打造森林旅游经济产业链 绿色转型见成效

新建居民小区或公共建筑排水未规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网的,不得交付使用。合理控制河湖水体水位,妥善处理河湖水位与市政排水的关系,防止河湖水倒灌进入市政排水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和督促各地开展)(二)强化督促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健全排水管理长效机制(一)健全污水接入服务和管理制度。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二、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一)建立污水管网排查和周期性检测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多措并举、高效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对人口密度过大的区域、城中村等,要严格控制人口和企事业单位入驻,避免因排水量激增导致现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超负荷。

目标经过3年努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对于排查发现的市政无主污水管段或设施,稳步推进确权和权属移交工作。

加强管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管材产品。经过3年努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

)(二)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四)鼓励公众参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4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制定本方案。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等非市政污水管网排查工作,由设施权属单位或物业代管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建立排查机制,逐步完成建筑用地红线内管网混接错接排查与改造。整治沿街经营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污水乱排直排,结合市场整顿和经营许可、卫生许可管理建立联合执法监督机制,督促整改。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排水设施工程质量监督。

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与推进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目标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按照设施权属及运行维护职责分工,全面排查污水管网等设施功能状况、错接混接等基本情况及用户接入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牵头,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参与)(二)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参与)(三)健全管网建设质量管控机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本地区三年行动细化的工作目标于2019年5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备案。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

督察组介绍,公开整改情况后,芜湖市既未主动对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了解采样监测结果,也未启动实质性整改,该群众举报实际成为烂尾案件。该填埋场紧临周边村民的菜地和水塘,水沟中淋溶液与村民水塘连通,对水塘造成一定污染,周边村民反映强烈。督察组向周边村民了解证实,早在7年前该处就存在倾倒、填埋工业固体废物等各类垃圾的情况,将一个深约6-7米、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水塘填满,一直未被查处整治。3万多吨的工业固体废物被填埋在一个水塘里,最深处达7米,面积约11670平方米,相当于1.6个足球场。

2017年6月1日和2日,芜湖市两次上报督察组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表示该地块由芜湖市凝力制砖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凝力公司)租赁,用于堆放绿洲公司的炉渣和其他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据督察组今天(11日)介绍,2017年5月,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群众两次举报芜湖市华诚混凝土公司西南侧池塘内被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下称绿洲公司)倾倒填埋飞灰、炉渣等工业固体废物。

2018年7月11日,芜湖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华诚混凝土公司西南侧池塘堆存固体废物处置及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要求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立即启动举报场地固体废物处置及生态修复工作。2017年4月芜湖市环境保护局监测数据显示场地固体废物淋溶液也超标,但调查单位仅依据场地土壤不超标得出污染可能来自其他区域的草率结论,未做深入调查。

此外,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调查敷衍,整改不力,弄虚作假,表面整改。督察组表示,依据《安徽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芜湖市委、市政府是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落实的第一责任主体,但芜湖市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问题调查整改重视不够,督办不力,审核不严,导致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责任编辑:辛小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